黑水营之战是于1758年10月至1759年1月在叶尔羌河畔的黑水营发生的清军平定清平大小和卓之战中的一次防御战。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出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清统一准噶尔之战部,被准噶尔部拘禁的大小和卓获得解救,但是获得解救的大小和卓在回到南疆后非但没有感恩,还组成了反清叛乱势力。1758年,乾隆调兵南下讨伐。5月,清军围攻库车市,取得了首战歼敌的胜利,致使霍集占趁夜率兵从城西出逃,乌雅·兆惠留下副将富德清剿余贼,自己则率军去追剿霍集占等叛匪,从而拉开了黑水营之战的序幕。1758年10月,兆惠遣兵欲渡河向叶尔羌汗国城南进兵,收取霍集占的存粮地英峩奇盘山。不料刚过五百人,桥就断了。霍集占从城中派出骑步兵两万人,把渡河的清军团团围住。这场激烈战斗持续了5天,形势危急。兆惠派五人突围赴阿克苏市求援。1759年1月,清军副将军富德、参赞大臣舒穆禄·舒赫德领兵由阿克苏赶赴支援兆惠,众将士同仇敌忾,大败叛军。
黑水营之战在平定清平大小和卓之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战的胜利不仅有爱新觉罗·弘历的雄才大略,力排众议,运筹帷幄,在今天看来更重要的是有西域各民族维吾尔、哈萨克族、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的支持。是新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见证。
背景
库车之战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出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清统一准噶尔之战部,被准噶尔部拘禁的大小和卓获得解救,率当地维吾尔人归顺清朝。但是获得解救的大小和卓在回到南疆后非但没有感恩,还组成了反清叛乱势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准噶尔大局已定,爱新觉罗·弘历宣示霍集占罪状,指责大小和卓兄弟忘恩负义,调派靖逆将军雅尔哈善率满汉官兵一万人,哈密市、吐鲁番市两地的维吾尔首领随行参赞军务,南下讨伐。
五月,清军围攻库车市,在库车以东的托和鼻(今托和乃)设伏歼敌,取得了首战歼敌二千四百人的胜利。托和羸一战惨败后,霍集占只率八百人进入了库车城,清军如能一举聚歼,方可擒获霍集占,南疆本可不战而定。但是,归顺的库车伯克鄂对向将领爱新觉罗·雅尔哈善进言分析局势并认定霍集占必将突围,雅尔哈善并未理会,致使霍集占趁夜率兵从城西出逃。清军围城了数月,最后仅得一座空城。
库车之战,用将不当,按《大清律例》将雅尔哈善等人以失职罪正法,命定边将军乌雅·兆惠、副将军富德迅速进军南疆,军队士气为之一振。
阿克苏和乌什归附
霍集占逃出库车后,欲进阿克苏城,原来的伯克本是霍集占任命的心腹,但已被城内的维吾尔民众团结起来将其驱逐,新任阿克苏首领毛拉阿舒尔紧闭城门拒绝。霍集占等又继续向南逃窜到乌什,乌什首领霍集斯请其进城,准备赴宴时乘机擒拿,霍集占觉察逃窜。库车一战后霍集占虽得以逃脱,但越来越多的判众不愿追随大小和卓,阿克苏与乌什相继投城。兆惠在阿克苏头目毛拉阿舒尔和乌什首领霍集斯的欢迎下,顺利取得这两座城市。阿克苏、乌什归附后,兆惠留下副将富德清剿余贼,自己则率军去追剿霍集占等叛匪,从而拉开了黑水营之战的序幕。
经过
通古思鲁克之战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初十,乌雅·兆惠遣兵前往堵截喀什噶尔要路,亲自领兵至通古思鲁克,欲渡河向叶尔羌城南进兵,收取霍集占的存粮地英峩奇盘山。不料刚过五百人,桥就断了。霍集占从城中派出骑步兵两万人,把渡河的清军团团围住。这场激烈战斗持续了5天,形势危急。兆惠派五人各携告急文书,突围赴阿克苏市求援。
呼尔瑞大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清军副将军富德、参赞大臣舒穆禄·舒赫德领兵由阿克苏赶赴支援兆惠。正月六日行至呼尔瑞(今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与小和卓霍集占率领的骑兵五千余人在此激战。清军多是步行且马匹缺乏,在交战中处于劣势。适逢此时,参赞大臣阿里衮督解马匹及时赶到,众将士同仇敌忾,大败叛军。此战持续五天四夜,大和卓布拉呢敦受重伤返回喀什噶尔,霍集占逃回城中。清军取得了呼尔满大捷。
黑水围解
呼尔满大捷之后,清军兵抵叶尔羌河,直压叛军营垒。乌雅·兆惠在营中听到枪炮声,知道是援军到达,率部奋勇出击。富德、舒穆禄·舒赫德领左派,阿里衮、爱隆阿领右派,两路大兵共击回众,使其渡河逃走,黑水之围得以解除。
价值影响
黑水营之战的胜利不仅有爱新觉罗·弘历的雄才大略,力排众议,运筹帷幄,在今天看来更重要的是有西域各民族维吾尔、哈萨克族、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的支持,是新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见证。
清代历史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乾隆帝将黑水营之战与萨尔浒之战相提并论。黑水营之战是在大小和卓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人多势众的情况下,被围困了三个月。此战艰苦卓绝,叛军凶恶。在之前的通古思鲁克之战中,定边将军兆惠受伤,手下的四员大将战死,所部三千人又陷入小和卓霍集占二万叛军的重围之中,黑水营似乎岌岌可危。
霍集占认为攻破黑水营指日可待,就在黑水营外安营扎寨,或进攻,或偷袭,但都被乌雅·兆惠所率高昂士气的官兵从容对付,一一击退。《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阅今三月,昼夜攻战,贼人初引水灌营,我兵即掘壕宣泄;又以苇埽蔽体来犯,即用火焚烧;又掘沟伏身前进,即乘高击退。”叛军虽数倍于清军,包围了黑水营却无法攻破。黑水营之战最终化险为夷,成为爱新觉罗·弘历统一西域战争中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黑水营成功的解围对之后清军安定南疆起了很大的作用
黑水营解围之后,清军撤回阿克苏休整数月。二十四年(1759年)夏,三万兵马,两路出击。定边将军乌雅·兆惠由乌什县进攻喀什噶尔,副将军富德则先往援和阗,再攻打叶尔羌。黑水营之战极大地提升了清军士气,极大地打击了大小和卓的气焰。兆惠率军到达前,大和卓布拉呢敦劫持民众和牲畜,已于六月二十七日逃离喀什噶尔,小和卓霍集占随后于闰六月二日逃离叶尔羌,两路回合后,由今阿克陶县向帕米尔高原西窜。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两城,所至望风归附。南疆的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
爱新觉罗·弘历严令必获首犯,清军穷追不舍,在霍斯库鲁克(新疆阿克陶县邻近的塔吉克斯坦东北部哈尔古什)、阿尔楚尔(今塔吉克斯坦东北部阿尔楚尔山)、雅什库勒(今塔吉克斯坦雅什库里湖),三战三捷,最后竖旗招降,敌阵中纷纷来投。
相关文化
《清史稿·兆惠传》中记载“霍集占挟数干骑出,师且战且涉水,士卒殊死战,五昼夜杀贼数千人。诸将高天喜、鄂实、三格、特通额皆战死。兆惠马再踣,面及腔皆伤,乃收兵筑垒掘濠以为卫,贼亦筑垒与我师相持。布拉尼敦自喀什噶尔至,助霍集占困我师。”
爱新觉罗·弘历有诗《黑水行》反映黑水之围的激烈战斗和危险情形:“喀喇乌苏者,唐言黑水同。去年我军薄回穴,强弩之末难称雄。筑垒黑水待围解,讵人力也天饼噱。匪今伊昔蒙帝佑,觐扬前烈励予冲。讵人力也天饼噱,大清衰海钦皇风。”诗《围解八韵》纪其事:“围解万里远,怀纾午夜频。将军诚善守,天意本先仁。少挫终能胜,知难在审因,劳哉惟众士,予日有良臣。更议捣虚策,相筹应变神。”还有《托和暴行》纪其事,诗中说“剿贼二千四百余,伤我十数忠堪嘉。是为征回第一战,遂叨天佑威荒遐。”
后世纪念
爱新觉罗·弘历御制《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碑文》以纪念此战胜利(此碑现藏塔什干博物馆)。
参考资料 >
兆惠将军新疆平叛.民主与法制网.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