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杰
来源:互联网

夏志杰,男,汉族,1964年9月生,如皋市人,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控制、智能制造、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22年4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东南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经历

1964年9月,夏志杰出生于南通市东陈镇,曾在如皋中学就读。16岁毕业于南京机电学校,后分配至如皋轻工机械厂,任技术员;17岁执教南通电视大学,讲授“机械原理”课程。

1982年8月至1985年4月,就读于上海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5年5月至1988年9月,担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讲师;在南京工学院任职期间担任系科研秘书,参加了“863”机器人项目的研究。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2年6月至1996年6月,担任美国高效摩擦公司(美)高级工程师、经理、研发部主任。(期间:1995年8月入选世界名人录)。

1996年6月至2004年3月,担任美国通信信息软件公司(美)研发部主任、副总裁。

2004年4月至2010年12月,担任美国奔特力系统公司通信产品事业部经理。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担任江苏通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13年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A类)。

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担任盐城工学院二级教授。

2017年1月,担任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与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教授。

2022年4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夏志杰建立了工业互联网的框架体系,提出了非同位系统控制理论、复杂制造系统的数据融合理论、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由夏志杰和他的团队开发的北京通软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信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将中国国内平均需要3至6小时的通信网络故障修复时间缩短到1至2小时,该系统填补了中国通信网络代维软件的空白。

夏志杰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了柔性机器人弹性臂端点实时轨迹控制理论上的不可控性,提出了对此类系统的新型控制方法;主持开发了多个大型工业平台软件。

学术论著

据2023年6月南京邮电大学官网数据,夏志杰发表论文120多篇。

承担项目

截至2022年5月,夏志杰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累计项目经费达1.75亿元。

发明专利

据2023年6月南京邮电大学官网数据,夏志杰申报专利86个。

人才培养

夏院士指出,青年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业中来,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他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循着目标,大胆追梦,创造奇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夏志杰在工程应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俄罗斯工程院评)

夏志杰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时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校长陈旭评)

参考资料 >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