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大熊猫(英文名:Brown Giant Pand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毛色突变个体,又称为猫熊、竹熊、银狗等。科学家针对棕色大熊猫变色的原因有地区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基因表达的结果、大熊猫的返祖现象、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四种观点。
棕色大熊猫的体型相对较小,体长约60至90厘米,尾长约35至50厘米。有着厚重而柔软的棕色毛皮,圆头圆耳和短而粗的四肢,与大熊猫相似,也有黑色的眼眶和大而圆的黑色眼睛。它们分布于陕西秦岭山脉核心地区,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森林和山地地区,是独居性动物。其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和果实为食,在夜间活动,白天则休息在树木的树洞或岩石缝中,善于攀爬树木,并且游泳的能力较强。
1985年3月26日,在佛坪保护区境内大古坪,第一次发现了棕色大熊猫“丹丹”。2009年11月于佛坪保护区三官庙发现的“七仔”,是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2025年7月,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于保护区老县城村保护站辖区、靠近秦岭主脊的正南沟发现第十一只棕色大熊猫。截至2025年7月,共有11次发现的野生棕色大熊猫踪迹,有实体或照片的仅有七例,其中五例来自汉中市,宝鸡市、周至县各一例。
产生原因
许多科学家针对棕白色大熊猫毛发变色的原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棕白色大熊猫都生活在同一地区。这一地区的水源、土壌、气候中的某些能够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微量元素含量异常。这些微量元素被大熊猫通过饮水、进食、呼吸等方式摄入,导致皮毛中黑色素减退。然而这个观点并非无懈可击,最有力的反证就是秦岭地区的大熊猫也只有小部分是棕白色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是基因表达的结果。生物体内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种。显性基因,顾名思义就是基因的表达能从外表上看出来,而隐性基因通常要是隐性纯合子(两个基因都是隐性)时才能表达性状。此外还有不完全显性和多基因控制性状等情况。绝大多数大熊猫控制毛色的基因都是显性、黑白,而棕白色的基因要么是隐性的,要么根本就不存在。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是大熊猫的返祖现象。相对于四川亚种,秦岭亚种大熊猫的头部更圆,口鼻部较短,形态上更接近祖先始熊猫属。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体色正常的大熊猫秦岭亚种在胸部、腹部等地方也出现了少量的棕色毛发。结合这两点推测,大熊猫出现棕白色皮毛可能是大熊猫的一种返祖现象。
第四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假设体毛的颜色由一对基因来控制,而控制棕色体毛的基因为隐性。那么,只有当亲本双方同时携带这种基因时,它们的子一代才可能出现隐性基因纯合,从而长出棕色的体毛。比如一只携带棕色基因的正常体色母熊猫,和另外一只携带棕色基因的正常体色公熊猫交配,其后代如果是由携带棕色基因的配子组成,出生后就是棕色大熊猫。这可以解释七仔的父母可能都是黑白色大熊猫的原因。
形态特征
棕色大熊猫的体型相对较小,体长约60至90厘米,尾长约35至50厘米,体重约80~120千克。有着厚重而柔软的棕色毛皮,圆头圆耳和短而粗的四肢。与大熊猫相似,它们也有黑色的眼眶和大而圆的黑色眼睛。
分布范围
棕色大熊猫发现地点均为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陕西秦岭山脉核心地区。
栖息环境
棕色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森林和山地地区。它们喜欢栖息在红豆杉、竹子和藤蔓等茂密的植被中,这些植被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隐蔽环境。
生活习性
棕色大熊猫是独居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和果实为食。它们在夜间活动,白天则休息在树木的树洞或岩石缝中。它们善于攀爬树木,并且游泳的能力较强。
生长繁殖
2017年,棕色大熊猫七仔参与了基地的大熊猫人工繁育,但并未产生后代。2018年它首次参与了自然交配,但也并未成功。但基地的四只发情母猫,都已通过使用七仔的精液成功授精。
发现记录
截至2025年7月,共有11次发现的野生棕色大熊猫踪迹,其有实体或照片的仅有七例,其中五例来自汉中市,宝鸡市、周至县各一例。
第一只
1985年3月26日,在佛坪保护区境内大古坪,第一次发现了棕色大熊猫,当时发现的时候这只大熊猫已经非常虚弱,生病非常严重。后来经过专家救治,恢复了健康,并取名“丹丹”,因为“单”与“丹”是谐音,是唯一的意思,又因为是雌性,棕色而来。“丹丹”约13岁,为了进步一研究它,就寄养在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1986年春天的时候,“丹丹”被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的方法,在四个月后顺利地产下一胎两崽,一只刚出生就死亡,另一只仅存活不到3天。1989年的时候,“丹丹”与来自佛坪保护区的大熊猫“弯弯”结合,顺利地产下了一崽,取名“秦秦”,“秦秦”是黑白色的,后来“丹丹”再也没有生育后代,这也是陕西省有史以来第一只人工繁育成功的大熊猫。
2000年5月“丹丹”因病去世,时年28岁,“丹丹”被做成了棕色大熊猫的标本,非常珍贵。2006年11月“秦秦”因病去世,没有后代,第一只棕色大熊猫的基因就这样结束没有延续下去。
第二只
1990年2月,佛坪保护区科技人员巩会生先生在佛坪保护区火地坝发现第二只棕色大熊猫。当试图再靠近作进一步观察时,棕色大熊猫迅速消失在茫茫的竹海之中,再未出现。
第三、四只
1991年6月,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梁启慧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光头山考察时发现第三只棕色大熊猫。同时发现的还有1只黑白色的成年大熊猫。黑白色成年大熊猫约75公斤,棕色熊猫约15公斤左右,它们一前一后在海拔2600多米的南坡松花竹林中活动,很显然它们是母子关系。
第五只
1992年,在佛坪县周边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第五只棕色大熊猫,名叫“棕宝宝”。
第六只
2009年11月1日晚上7时许,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一个来自中国熊猫第一县林业局的电话,称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只被遗弃的浅棕色动物幼仔,急需救护。于是,研究中心派出救护车赶往佛坪,与佛坪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救护这只动物幼仔。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这只棕色的大熊猫宝宝身体逐步恢复。作为极少数有彩色外套的大熊猫,它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圆头圆脑的它,与电影《长江七号》里的外星宠物七仔形象十分相像,因此得名“七仔”。
2014年12月,“七仔”离开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回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2019年11月20日,“七仔”被熊猫国际终身认养,“七仔”所在的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和熊猫国际当天举办了认养仪式。“七仔”是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
第七只
2000年4月28日,在佛坪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的左家坪由几位村民发现第七只棕色大熊猫。当时棕色熊猫在河边喝水,发现人后很快潜入茂密的竹林。棕色熊猫就这样又一次神秘的出现,又神秘的消失了。
第八只
2018年3月11日,生态环境部建设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利用红外相机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观测位点拍摄到一只健康的成年野生棕色大熊猫个体,共拍摄到3张照片和1段时长10秒钟的视频。
第九只
2021年5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职工在收集整理布设的野生动植物监测红外相机拍摄内容时,意外发现拍摄到野生棕色大熊猫的影像资料。4月16日,周至管理分局布设在老县城村塔尔河沟口处附近,海拔2088米的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野生棕色大熊猫。4月30日,同样是布设在老县城塔尔河沟口处附近,海拔1958米的红外相机,再次拍摄到这只野生棕色大熊猫。
第十只
2024年5月,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2024年春季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数据时发现,2023年秋季布设于野外的红外相机,再次近距离捕捉到一只健康成年棕色大熊猫在雪地中悠闲踱步的身影。此次棕色大熊猫的拍摄地点位于保护区柏杨坪区域,海拔约1500米,拍摄时间为2024年1月17日。
第十一只
2025年7月,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2025年上半年红外相机数据时成功“捕获”了一只罕见棕色大熊猫在雪地活动的珍贵影像,该段影像拍摄于2025年1月1日18时15分,地点位于保护区老县城村保护站辖区、靠近秦岭主脊的正南沟。红外相机画面显示,这只棕色大熊猫体型健硕,在夜间雪地中行走,并表现出典型的领地标记行为——用臀部蹭擦树干,留下自身气味以宣示领地。
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团队长期关注秦岭野生大熊猫中出现的罕见棕白毛色表型,利用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收集的野生大熊猫的生态学和遗传学数据及圈养繁育信息,建立了与棕色大熊猫七仔相关的两个家系,确定了棕白毛色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基于三代测序数据的染色体水平大熊猫基因组组装、七仔两个家系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种群水平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该团队鉴定了Bace2基因第一外显子25bp缺失突变是棕色大熊猫最有可能的遗传基础。进一步,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确认了Bace2基因结构的完整性,并在核糖核酸水平验证了该突变在棕色大熊猫中真实存在。
为探讨该缺失突变与棕色变异关联的可靠性,研究对其他192只秦岭、非秦岭、或杂交的黑白大熊猫Bace2基因的这一缺失变异区段进行PCR和Sanger测序,结合35只全基因组重测序个体共227只大熊猫个体,最终确认仅两只棕色大熊猫存在纯合25bp缺失,四只秦岭黑白色大熊猫和一只圈养黑白色大熊猫为杂合子,而其他黑白色大熊猫均为野生型纯合子。
参考资料 >
神奇生物在哪里 第十二期 | 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动物科普|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Giant Panda.The Red list Assessment i.2025-07-26
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07-26
物种详细信息.物种2000.2025-07-29
Brown is unique(独特的棕色大熊猫).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基金会.2025-07-29
大熊猫 Ailuropodamelanoleuca.上海自然博物馆.2025-07-21
概覽.opcf.2025-08-15
秦岭再现罕见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特殊的棕色大熊猫丨熊猫大百科.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秦岭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又拍到一只!秦岭再现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拥有“彩色照片”的秦岭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世界唯一圈养棕色大熊猫9岁了 和18岁珠珠成功配对.今日头条.2025-08-20
佛坪保护区与棕白体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国宝中的美人——秦岭大熊猫|一见钟“秦”(五).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走近巧克力色的大熊猫——“七仔”.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独家视频!时隔26年,陕西长青保护区再次拍摄到野生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又没墨了?野生棕色大熊猫再现….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时隔6年,秦岭再次发现棕色大熊猫!.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1
科学家揭示棕色大熊猫毛色变异的遗传机制.中国科学院.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