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专注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涉及辐射损伤的诊断和预防。在“十五”规划期间,该学科不仅被评为国防科工委的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的“重中之重”学科。
学科发展
放射医学学科的发展围绕着电离辐射对机体造成的放射损伤效应展开,依托放射生物学的基础,致力于综合救治放射损伤的目标。该学科成功地将放射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一体化的放射医学关联学科群。自2013年以来,该学科由柴之芳院士领导,拥有一支在放射医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且学科覆盖全面、科研活动活跃的学科队伍。在“十五”期间,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发表多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出版教材和专著,获得发明专利等。这些研究成果在放射损伤效应与机理、电离辐射剂量估算、放射损伤救治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中国放射医学与防护人才的培养以及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科荣誉
放射医学作为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江苏省和国防科工委的重点学科,以及“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该学科获得了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种医学”一期建设项目的支持,2014年又获得了二期建设项目,并于同年3月建立了“放射医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此外,放射医学专业还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和苏州大学的品牌专业。
人才培养
放射医学学科建立了完整的放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各个层次。该学科设有特种医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放射医学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临床医学(放射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放射医学五年制专业,并拥有多个重要的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的本科生教育采用五年制教学模式,主要课程涵盖临床医学和放射医学的相关科目,如放射化学、核辐射物理学、放射治疗学、实验核医学、核药学、医用电子学等。在第四学期,学生可以选择放射治疗学、核药学或医学物理学这三个亚专业的其中一个进行深造。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侧重于基础医学和基础研究,设置了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等多个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 >
国家级重点学科《放射医学》-苏州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い.苏州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