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来源:互联网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十大热点景区,素有“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三峡”之美誉,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56千米处的永靖县,距省会兰州市44千米,西与青海省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兰青铁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1958年,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境内的盐锅峡水电站开工建设。1975年2月4日,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1995年1月,太极湖被列为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2004年3月,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被列为联合国民俗音乐考察基地。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被评选为“2017年度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旅游景区”和“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景区”。

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构成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境内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分为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吧咪山原始森林四大部分,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有世界罕见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地质遗迹,有天然雕塑馆炳灵石林,有“黄河明珠”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有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刘家峡水库、太极湖、毛公湖三座高峡平湖,有黄河中上游最大的自然湿地太极岛,是西北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名称由来

黄河呈“S”形流经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形成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当地人称之为“黄河三峡”。

历史沿革

1958年盐锅峡水电站开工建设。1961年11月18日首台(4号)机组投产发电,发出“黄河第一度电”,为中国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持。1975年2月4日,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刘家峡水电站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西北高原上最大的人工湖——炳灵湖。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三座高峡平湖形成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1995年1月,太极湖被列为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2004年3月,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被列为联合国民俗音乐考察基地。2005年10月,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56千米处的永靖县,距省会兰州市市44千米,西与青海省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兰青铁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气候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所处地区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年平均日照时数2534.6小时,相对日照达6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8.9℃,无霜期川塬区为170天—190天、山区150天—170天。年均降水量为300毫米左右,平均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地形地貌

黄河巴颜喀拉山脉冰川雪水发源,沿途接纳了千百条溪流,一路奔腾穿过积石峡,在流经永靖县县域107千米的主道上,孕育出了马龙峡、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八盘峡黄河峡谷景观。其中炳灵峡峡谷两岸为白垩纪红色砂岩,经流水侵蚀形成陡峭崖壁,展现黄河上游的典型峡谷形态。盐锅峡峡谷较窄,水流湍急,两岸多为裸露的岩层。

水文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境内的刘家峡水库、太极湖、毛公湖三大湖总面积214平方千米。

刘家峡水库因临近炳灵寺又称为炳灵湖,北连永靖县,东连东乡族自治县,南连临夏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全长66公里,水域面积达140多平方公里,库容量约57亿立方米,水面宽阔,水质优良,是西北最大的人工湖,也是甘肃的“海”。

景区布局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分为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吧咪山原始森林四大部分,建有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刘家峡大坝、太极岛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其中炳灵峡位于永靖县西南部,是黄河洮河的交汇处。以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闻名,峡谷内丹霞地貌与碧水相映,被誉为“黄河上的小桂林”。刘家峡位于黄河“S”形拐弯的转折点,因刘家峡水电站(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成为重要水利枢纽,境内的高峡平湖,库区清澈的蓝绿色湖水与黄土高原形成鲜明对比,有“黄河西子湖”之称,同时兼具发电、防洪、灌溉功能。盐锅峡水电站位于永靖县东北部,黄河“S”形下游段,盐锅峡水电站是其标志工程之一。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交界处的“八盘峡”,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峡谷之一。它是黄河在甘肃段继刘家峡、盐锅峡之后的又一典型峡谷地貌,因峡谷曲折、河道多弯而得名“八盘”。

主要景点

炳灵寺

炳灵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创建区域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刘家峡水库三大区域组成。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5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内,是甘肃省的第三大石窟,也是中国较有名的石窟寺之一。炳灵寺石窟由上寺区、下寺区、洞沟区三部分组成,现存大小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各类佛塔56座,馆藏文物438件。其中169窟窟内的“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约500字,是中国佛教石窟寺迄今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炳灵石林

炳灵石林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积石山群峰丛中,南邻黄河,属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这里千峰林立,峰峰成形,岩是一座天然雕塑博物馆。唐代名将李靖到此发出“天下第一奇观”的感叹。

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永靖县境内黄河干流上,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是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57亿度,比解放初期中国一年的发电量还多。刘家峡水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亚洲没有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历史。

刘家峡大桥

刘家峡大桥位于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奔驰沟上,为跨越刘家峡水库黄河支沟而设,是西北最大跨度的悬索桥。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附近奇特地质地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东干码头

东乡县河滩镇黄河之川、花椒之乡的美誉,在其境内的东干码头与临夏县莲花码头、永靖县向阳码头隔水库相望,形成品字形的水上交通网络,又与折达公路连接,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使东干码头成为周边地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既可欣赏高峡平湖美景,又可体验田园风光,还可乘舟戏水观鸥。

莲花古渡

莲花古渡一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凡西进青海省、新疆,南入西藏自治区,必从此渡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刘家峡水电站蓄水之前宽约五六十米,主要靠皮筏子、木排渡运。1949年8月王震将军率军从莲花台北渡黄河,进军青海,创造了皮筏摆渡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水天一色、视野开阔,景色宜人,是旅游、休闲、野营、划船的必去景点。

吧咪山

吧咪山位于永靖县城以东约20公里处,南临洮河,西接刘家峡水库。它是陇上名山马衔山脉的尾段,山体长约10公里,主峰海拔2600米。吧咪山森林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有野生动物10多种,药用植物70多种,可做调味品的植物10多种,可供观赏的植物100余种。在原始森林中,有的树木已生长300多年,树干粗大挺拔。吧咪山神庙建在群峰环围,金花仙姑神庙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500多年了。民间流传着金花仙姑成道于此的动人传说,每逢上巳节、四月八、七月七,四处的善男信女都要到这里进香拜佛。

黄河三湾

黄河三湾(金海湾、碧海湾、蔚海湾)位于永靖县三塬镇东风村境内,绵长曲折的河岸线,一湾接一湾,形成了湾湾相连的自然风光。

盐锅峡

刘家峡镇西南便是盐锅峡风景区。黄河出刘家峡电站后,像一条巨龙蜿蜒向西延伸,形成了“S”形大转弯,像一幅阴阳太极图,因此,人们称之为“太极湖”,也就是盐锅峡水库。在盐锅峡水电站上游1公里处的太极湖北岸,有恐龙足印群化石。该遗迹是1999年8月首次发现的,已揭露面积近400平方米,挖掘出了三大类10组共180多个恐龙足印化石。还发现恐龙尾部支撑痕迹、恐龙卧痕迹和粪便痕迹等。最大的足印长150厘米,宽120厘米,是巨型食素蜥脚类恐龙足印。在其周围有凶残的食肉性虚骨类恐龙足印,紧跟着大足印走向远方。该化石群形成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其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且双层面出现,均属世界少有,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也是较少见的自然景观。

太极岛

太极岛位于永靖县县城向西3公里处,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占地约4000亩。景区内除了自然生长的千亩芦苇荡之外,还有连片的荷塘、鱼塘。这里水面宽阔、水速平稳,景色宜人,也是"沙鸥翔集"的鸟类王国。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永靖县盐锅峡水库库区岸边,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由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群、恐龙卧迹、尾部拖痕、恐龙粪迹、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第三级夷平面、古植物化石点、泥裂、波痕等沉积构造,正断层和褶皱构造等构成的自然地质遗迹景观。这些恐龙足迹化石群地质遗迹保存完好、清晰度高、立体感强,为国内外罕见;足印分布密集度之高,为国内外所独有;足印之大为世界之最。目前已发现足迹点10个,人工揭露点4个,共计11类150组1831个足迹,揭露面积达2800平方米。

吧咪山森林公园

吧咪山森林公园位于永靖县东南部刘家峡水库洮河北岸往上12公里处,它南临洮河与东乡族自治县相望,东接临洮县、西接刘家峡水库,属马衔山山脉的尾段,山体长约10公里,主峰海拔2660米。现有原始森林1.3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野生动物、药用植物品种繁多;还有沸石矿铜矿等矿藏,山上茂密的植被与库区沿岸的地表展示了自然植被及生态的变迁。

开发保护

2017年1月17日,麦积山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三大石窟整建制划入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随后政府开展炳灵寺多个洞窟的保护研究修复和数字化项目,截至2024年11月,已将炳灵寺石窟列为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获荣誉

相关文化

历史典故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古人对永靖有“河岳根源,禹王故里”之说。据《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海”。相传,远古时代,尧帝派大禹来积石山一带治理黄河。他带领万民历经千辛万苦,在永靖县境内首先凿成了马龙峡、寺沟峡,紧接着又凿开了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八盘峡,疏通了河道,消除了水患。这个发生在上古时代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

景区特产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特产有野生冬凌茶、土馍等。

参考资料 >

神奇的黄河三峡 永远的旅游梦境.微游甘肃.2025-08-11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8-14

【甘快看】甘肃6+3!“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公布.今日头条.2025-08-11

1975年2月4日 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08-11

怎一个“美”字了得!在临夏大地遇见黄河三峡.今日头条.2025-08-11

背景资料:黄河三峡.新浪环保.2025-08-11

【炳灵寺石窟每周一讲】第2龛 北魏.永靖县人民政府.2025-08-11

申创临夏世界地质公园 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8-11

临夏永靖黄河三峡.微游甘肃.2025-08-11

新华全媒+|甘肃永靖:“蓝色”黄河催生绿色经济.新华社.2025-08-14

志说·永靖概况 .永靖文旅.2025-08-11

临夏州环境调研报告——以广河县、永靖县和和政县为例——传媒学院.共青团兰州城市学院委员会.2025-08-11

喜讯!永靖黄河三峡入选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永靖县人民政府.2025-08-11

相约甘肃临夏 遇见醉美“海”岸风光.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5-08-11

吧咪山森林公园.中国临夏网.2025-08-14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陇原大地上—— 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甘肃省人民政府.2025-08-11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中国临夏网.2025-08-11

黄河三峡荣膺“最具影响力景区”.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政府.2025-08-11

景区特产.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2025-08-11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