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豪(1902年-1963年),又名洪济,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武进区,是一名电影导演、编剧、演员。他制作并执导了不少“武打片”,捧红了打星林蛟、于素秋。
1926年,洪仲豪成为一名演员,在电影《她的痛苦》中饰演表叔一角。之后,他与人创办了同济影片公司,并执导了个人首部作品《实业大王》。1927年11月,洪仲豪与章绍三合作创办金龙影片公司。1928年,洪氏三兄弟分家,洪仲豪选择拍摄武侠神怪片改善生活。他先后执导了电影《海上女侠》《黑夜怪人》。1930年,洪仲豪为“天一”公司执导了《乾隆游江南7》《航空救国》等作品。1933年,洪仲豪成立大金龙影片公司;1936年,他和家人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并留在那里发展;再次受邀加入南洋影片公司后,他将名字改为洪仲豪。他执导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唐伯虎点秋香》等多部古装风月片,为公司带来了盈利。1937年,洪仲豪执导的抗战题材电影《女中丈夫》《回祖国去》上映,尽管这两部作品获得了舆论好评,票房却不尽如人意;随后,他又回归拍摄神怪武侠片。1938年底,洪仲豪当选为华南电影界兵灾筹赈会理事。抗战前夕,洪仲豪应邀赴香港拍片,并创建了华南影片公司。1963年,洪仲豪去世。
洪仲豪的妻子为影星钱似莺,哥哥洪深、弟弟洪叔云均从事电影工作,孙辈包括洪金宝也是影坛人士。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1926年10月,24岁的洪仲豪踏入影视行业,加入“明星”影片公司成为一名演员。他的银幕首秀是在电影《她的痛苦》中,饰演为女主角牵线说媒的表叔一角。这一表现获得了媒体的认可,当时的报纸盛赞他“学识丰厚,且具备丰富的电影行业经验”。拍完《她的痛苦》后,洪仲豪选择离开“明星”公司。不久,他便与富商刘某及一位南洋购片代表携手,共同创办了同济影片公司。
1927年3月,洪仲豪为同济公司执导了个人首部导演作品《实业大王》,同时还规划了后续《同胞救同胞》《黄天霸》两部影片的拍摄计划。《实业大王》属于时代题材影片,核心主旨是倡导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国家危亡、推动社会改良;不过,这部打着“兼具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旗号的作品,讲述的却是一个“因果报应”式的传统老套故事。在此期间,洪仲豪仍追随兄长洪深的精英主义理念,不仅与洪深一同加入支持北伐的上海电影界助饷会,还参与了电影公会的募捐筹备工作。但没过多久,他的思想便发生了彻底转变。
1927年4月,洪仲豪脱离同济影片公司,转投新人影片公司担任导演。5月,南洋富商沈克福与上海市商人合作成立合群影片公司。为保障稳定的影片来源,合群公司与新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合群公司负责出资并提供影片销售渠道,新人公司则承担“影片监制、发行及专业人才聘请”的工作。双方合作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猪八戒大闹流沙河》,由洪仲豪执导。这部影片还受到内地普通市民喜爱,同年夏秋交替之际,苏州乐群大礼堂与青年会在挑选露天放映影片时,均将其列为首选。合群影片公司制定了“业务扩充计划”,并计划“再次邀请洪仲豪继续执导新片”。11月,洪仲豪与章绍三合作创办金龙影片公司,办事处选址于上海西门路西门里。公司刚成立,便收到了南洋片商的购片邀约。
1928年初,《飞龙传》上映,金龙公司凭借这部影片赚取了利润,随后便从静海公司手中买下了该片的全部版权。同年8月,洪氏三兄弟分家。分家后,洪深与其亲生母亲的生活负担相对较轻,而洪仲豪与洪演则处于弱势地位,几乎没有继承到多余家产。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洪仲豪选择拍摄“有观众基础、能快速盈利”的武侠神怪片。洪仲豪先后执导了《海上女侠》《黑夜怪人》(与马徐维邦联合执导),1929年,他又执导了《荒塔奇侠》。不久,公司迁至马浪路与复兴中路交叉口、新民村隔壁的424号洋房,并在马浪路486号摄影场另行设立了剧务部。
1930年,国民政府开始对武侠神怪片实施查禁与打击,金龙公司在完成《西国奇谈》一片后宣告经营失败,公司原定的年度影片拍摄计划还未完成一半。此后,洪仲豪开始在各大电影公司间辗转合作:他为“天一”公司执导了《姨太太的秘密》(又名《求子秘诀》,1930年)、《李三娘》(1930年)与《乾隆游江南7》(1931年);为“凤凰”公司执导了《义侠白龙》(又名《龙凤缘》,1932年)与《文武香球前后集》(1933年);为“暨南”公司执导了《江湖二十四侠4、5》(又名《玉蝴蝶前后集》,1932年);还为一心滑稽影片公司执导了《航空救国》(1933年)等作品。在此期间,他还曾加入中国电影研究社担任名誉顾问,也在齐天舞台担任过舞台剧导演。
1933年,随着官方对武侠神怪片的打压有所松动,不少小公司重新开始偷偷拍摄此类影片,洪仲豪也趁机再次创业,成立大金龙影片公司。他不仅亲自执导了《钢盔英雄》,还推出了《生活》《月下魅影》《钻石缘》等影片,同时还承接了“暨南”公司《江湖廿四侠6》(1933年)、《江湖廿四侠7》(1934年)以及“瑞森”公司《血溅桃花》(1934年)的拍摄业务。这一时期的作品虽较早期“更擅长设计新奇桥段、制造吸引眼球的噱头”,但部分影片因风格过于杂乱、不伦不类,招致了多方批评。
1936年夏季,洪仲豪应邵醉翁的邀请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当时,影片《王宝川》经剧情修改后刚通过审查。秋天,洪仲豪返回上海市探亲。1937年上海沦陷前夕,他与妻子及弟弟洪演一同,跟随大批左翼电影人与商业电影领域的资深人士迁往香港。再次受邀加入南洋影片公司后,他将名字改为洪仲豪。在南洋公司期间,洪仲豪几乎每半个月就能完成一部影片的拍摄,他执导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唐伯虎点秋香》等多部古装风月片,为公司带来了盈利。兄长洪深此时寄来信件,批评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仍固守落后的创作理念。受此影响,洪仲豪向公司提出拍摄进步题材影片,并承诺保证票房收益。
1937年,洪仲豪执导的抗战题材电影《女中丈夫》《回祖国去》相继上映,尽管这两部作品获得了舆论好评,票房却不尽如人意。随后,洪仲豪主动提出辞职,离开了南洋影片公司。此后,抗战题材电影的主流趋势逐渐分化,洪仲豪与任彭年、陈铿然等人又重新回归到拍摄神怪武侠片的老路之上。1938年底,洪仲豪当选为华南电影界兵灾筹赈会理事。抗战前夕,洪仲豪应邀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拍片,并创建了华南影片公司。
晚年生活
1963年,洪济去世。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洪仲豪是清代乾嘉年间文坛大家洪亮吉的六世孙。他们的父亲洪述祖曾活跃于晚清至民初的政治舞台,后因牵涉“宋教仁案”,于1919年被北洋政府处以绞刑。彼时,洪述祖的嫡长子洪深正在美国留学,而庶子洪仲豪、洪演尚未成年,生活境况未稳。
亲人关系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作为商业片导演,洪仲豪注重挖掘电影的商业卖点,《猪八戒大闹流河沙》将打斗、美景华服和颠覆的女性形象植入故事;《西国奇谈》用变术、笑料和追逐令观众在观看中获得快感满足。喜剧片《航空救国》通过一张航空奖券的流转,讽刺了小市民大做白日梦的世情百态。这些影片为观众提供了一方休憩放松的土壤,让紧张情绪得以释放。这类电影逐渐形成一种自成体系的艺术样式,形成了稳定的观众市场;当稳定的观影群形成,这种电影类型就成为竞相模仿、拍摄的对象,这既让公司规避了失败风险,又反过来促进了这一类型的标准化生产。洪仲豪从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审美趣味出发,对当时的畅销神怪片进行参照或复制,并进行跟风拍摄,《山东镖客》《荒塔奇侠》《女侠百花娘》和《海上女侠》都可以从其他公司找到相似或相近的名称和内容,它们作为商品被投入到首次电影商业化的大潮中。这种模式因过于强调投入产出的商品化特征,而导致了文化产品标准化、格式化,其整体文化水平普遍下降了。(《中国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评)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消费社会中,影片公司已掌握五花八门的营销策略,洪济尤其擅长这些套路。(《中国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评)
参考资料 >
洪仲豪 Chung-Ho Hung.豆瓣.2025-08-17
影人研究|王雪桦:《电影人洪济和他的“武侠神怪”情缘 (1926—195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2025-08-17
卖肉养孤儿.豆瓣电影.2025-08-17
影坛寿星钱似莺.央视网.2025-08-17
洪仲豪 Chung-Ho Hung的全部作品.豆瓣.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