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大剧院》(英文名:Saturday Fiction),是由娄烨执导,马英力、虹影编剧,巩俐、赵又廷主演,小田切让、帕斯卡·格里高利、汤姆·拉斯齐哈、黄湘丽、王传君、张颂文联合主演, 伊犁卓然影业有限公司、中南文化千易时代(中国)等制作,United Entertainment Partners发行的剧情电影,于2019年9月4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2021年10月1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兰心大剧院》改编自虹影小说《上海之死》及横光利一小说《上海》,影片讲述了1941年,著名演员于堇表面上为了出演她的旧爱谭呐执导的话剧《礼拜六小说》而回到上海,实际上是为了给盟军收集战时情报,设法拿到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后却为了让英美加入对日作战而隐瞒情报,最后死于日军的围堵之下的故事。
2019年7月,《兰心大剧院》入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9年9月7日,《兰心大剧院》入围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2021年3月28日,《兰心大剧院》获第12届青年电影手册“2021年度最令人期待电影”奖。2023年3月26日,《兰心大剧院》获第13届“中国影协杯”年度十佳电影剧作称号。截至2025年8月19日,《兰心大剧院》在中国大陆累计票房为2170.7万元。
剧情简介
1941年,著名女星于堇(巩俐 饰)应邀从香港回到上海市,表面上是为了出演话剧《礼拜六小说》,实际上她是为盟军收集战时情报的特工。于堇利用与日本军官古谷三郎(小田切让 饰)亡妻长相相似的特点,成功接近古谷三郎,并设计拿到了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然而,于堇并没有把情报交给她的养父,即盟军的间谍头目(帕斯卡·格里高利 饰)。她认为日本这一击越狠,英美就越是没有退却余地,会更明确地加入全面对日战争,中国就不会继续单独对日作战。
在获取情报后,于堇有机会出逃,但她为了赴与左派话剧导演谭呐(赵又廷 饰)一起离开的约定,放弃了出逃的机会。最终,于堇死在日军的围堵下。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兰心大剧院》虽然拍的是1941年的上海,影片大部分的场景却都采用实景拍摄。
上映与票房
前期宣传
2018年2月24日,《兰心大剧院》举行媒体见面会。
2019年5月10日,有外国媒体曝光了《兰心大剧院》的剧照,女主角巩俐手持望远镜,在车上若有所思。7月23日,多伦多电影节(Tiff)宣布了其特别展映单元片单,《兰心大剧院》入围,将举行北美首映。9月4日,《兰心大剧院》在威尼斯举办全球首映。在发布会现场,编剧兼制片人马英力宣布影片定档12月7日中国全国上映。12月7日,《兰心大剧院》宣布撤档。
2021年9月10日,电影《兰心大剧院》发布“如约而至”特别视频。9月14日,电影《兰心大剧院》发布“开战版”预告。9月27日,电影 《兰心大剧院》发布导演特辑。10月,电影《兰心大剧院》在全国30城举办超前观影活动。10月9日,《兰心大剧院》发布一组全阵容人物海报,九位主演巩俐、赵又廷、小田切让、帕斯卡·格里高利、汤姆·拉斯齐哈、黄湘丽、中岛步、王传君、张颂文片中人物造型曝光。10月11日,《兰心大剧院》曝光终极预告。10月12日,电影《兰心大剧院》在上海举行首映礼。10月15日,《兰心大剧院》曝光终极海报。
2022年6月,电影《兰心大剧院》发布台版海报,定档2022年7月22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发行上映
票房信息
2021年10月15日,《兰心大剧院》在中国大陆上映首日票房为389.9万元,截至2025年8月19日,《兰心大剧院》在中国大陆累计票房为2170.7万元。
版权保护
2021年10月14日,中国国家版权局发布2021年度第十三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电影《兰心大剧院》在列。
影片鉴赏
《兰心大剧院》在剧情和人物设定的整体框架上借用了虹影的小说原著《上海之死》。通过于堇与其养父休伯特(盟军情报机构领导)、左派戏剧导演谭呐、重庆军统白云裳以及前夫倪则仁等人的复杂关系处理,人们可以看到女主角于堇必须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以推进获取日军电码情报的任务。
《兰心大剧院》在旨趣和主题的探索上却与虹影原著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实际上,通过人物关系和关键情节的改编、戏中戏的替换以及多重文本的互文,影片似乎形成了一个“歧义丛生”的符号系统。而于堇扮演者巩俐刻意而为的内敛表演方式,以及创作者后期较为碎片化的剪辑,使观众更加难以在固定段落或场景中获得预见性的统合读解。由此产生的竞争性的意义系统可能令院线观众感到迷惑。作为类型片而言,人物行动背后的情感弧线一旦缺乏确定性,这将是致命的。但这却并不是编剧或表演失误造成的。通过对影片所涉及的不完整文本的回溯,人们会更容易理解电影如此处理的意图。
《兰心大剧院》里上演的戏中戏由虹影原著中的《狐步上海》被替换成了《礼拜六小说》,而后者内容基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小说《上海》。人们很容易忽略这部总是在单一场景中重复同一段台词的戏中戏,因为它似乎并不能给人们理解影片中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类型的租界谍战——提供信息,但它给人们的印象确实是一部那个年代可能出现的左派戏剧——涉及罢工、罢工领导者的爱情(“革命+爱情”的左派文学类型),尽管其戏名所指认的恰恰相反。
《兰心大剧院》有一个巧妙的设计是对戏中戏与电影现实世界的界限进行的模糊。镜头语言上,舞台与电影现实无缝对接,单一的黑白色调也掩盖了舞台与电影现实在打光和布景等方面的区别,给予观众虚实模糊的质感。空间上,戏中戏舞台布景对现实场景(船坞酒吧)的复刻,使得将二者区分变得不可能。演员在戏里戏外的服装也并没有差别。甚至,戏中戏的台词原本作为区别于现实生活言语的一个标志,也与电影现实取消了差异。
在《兰心大剧院》这部电影中,娄烨把创作的题材范围从当代现实拓展到了抗战年代的谍战片领域,不过,他仍然延续了以往影片中的“情欲”主题,把个体情欲作为推动历史事件发展走向的内驱力,并由此对历史进行想象性重构,却也由此暴露出叙事上的缺陷与不足。《兰心大剧院》的创作意图,不是仅仅展示香艳的情欲内容,而是把情欲作为历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力量来表现。为了表现情欲的这种力量,影片对历史进行了重新建构和设置。从剧情上来看,《兰心大剧院》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重述和消费。《兰心大剧院》以“情欲”力量重构历史时,在叙事上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例如,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属于绝密,上海市方面的日军并不参与偷袭行动,为何还要专门派人去上海告知新的密电码?这些情节上不合逻辑的地方,成为影片难以自圆其说的叙事漏洞。由于诸多叙事缺陷,影片女主人公的形象没能很好地树立起来。一是于堇向休伯特隐瞒新密电码的缘由没有交代清楚。在原著小说中,女主人隐瞒新密电码是为了让美国参战,使战局变得对中国有利。而电影中并未提及这一点,人物动机似乎变成了对休伯特长期控制的报复,爱国主义精神没能彰显出来。二是影片过于偏爱女主人公,不断在她身上“赋魅”,使片中的很多人都折服于其强大的情欲魅力。同时,以演戏为主业的于堇,不仅精通催眠,还擅长枪械射击,击毙日本专业枪手,摇身变为“超级女侠”,过于夸大了女主人公的能力。三是于堇明知倪则仁被杀是整个计划中的一环,仍按照休伯特的要求将倪则仁带出日本人关押地,在倪则仁死后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哀伤情绪,只是执着地寻找谭呐,显得有些喜新厌旧。这样的处理,使于堇的形象很难被观众认可,也很难与其产生同理心和情感共鸣。
获得荣誉
以上荣誉奖项为部分列举
影片评价
媒体评价
《兰心大剧院》选取了看似讨喜的商业类型片外壳,却引发了评论的两极分化。负面评价认为,影片丢掉了娄烨一贯的优点,人物形象生硬扁平,缺乏情感动力的支撑,人物关系复杂但过于概念化,细节交代模糊不清。正面评价则认为,影片不仅延续了娄烨作品一贯的主题和风格,而且将作者性很好地融入了类型片的叙事之中。《兰心大剧院》是大陆近年上映的影像创作中少有的具有鲜明左翼创作意识和风格的作品。通过手持摄影和独特的镜头语言,影片制造了一种具有临场感却又保持着意义不确定性的黑白影像。而借助戏中戏等多重文本/空间的互文装置,影片对现实与文艺的关系(例如文艺作品是否能够避免被缝合进齐泽克所言的意识形态秩序,穿越幻象)以及如何将符号身份转化为行动资源进行了深度探讨。也许可以将其视为新左派文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这也许是娄烨创作团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澎湃新闻 评)
娄烨在《兰心大剧院》中依然保持了他以往一直在电影语言风格上的冒险,该影片全片都是黑白的,而且画面偏暗,再加上片中有大量下雨的镜头,让全片笼罩在了一个阴郁、潮湿、黏糊、肮脏的空间里。不像《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故意将片中一个小女孩的衣服染成红色,以此让观众的情绪更加放大,《兰心大剧院》里全片黑白到底,不在色彩上做任何的技巧处理。整部影片也取消了配乐,除了有些片段中现场播放的音乐,片中出现的是路人的嘈杂脚步声、发报时的滴答声以及清脆刺耳的枪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就用配乐铺满全片来渲染气氛的环境里,娄烨在配乐使用上的克制,值得鼓励。《兰心大剧院》最大的魅力来自于故事的叙事方式,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此复杂的故事架构,简直就是故意将他们挡在了影院的大门外。《兰心大剧院》采用了“戏中戏”的方式,片中出现了大量排练话剧《礼拜六小说》的场面,不但如此,娄烨还故意将舞台上巩俐和赵又廷的角色,跟现实生活中于堇和谭呐的对话,直接剪辑在一起,故意打破了舞台的“第四堵墙”,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北京晚报》 评)
娄烨强势的个人风格使得《兰心大剧院》“阳奉阴违”了类型片的范式。比起悬念和枪战,戏中戏的紧密交织形成叙事的主要特点。比起线性发展、埋下悬念后解决问题,《兰心大剧院》更倾向于搭建一座充斥着身份疑云的叙事迷宫,并凭借最后的一幕,使于堇的故事成为了一条“衔尾的蛇”。作为娄烨的类型片首作,《兰心大剧院》比娄烨的两部前作——改编自天涯网帖的《浮城谜事》和被嘲讽为狗血普法栏目剧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还具有更强的情节性。(《新京报》 评)
专家评价
《兰心大剧院》体现出娄烨试图向主流电影靠拢的努力,然而受以往文艺片创作“惯习”的牵制,陷入了主题与叙事、艺术表达与商业诉求相分裂的尴尬境地,折射出第六代导演的转型之困。(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周仲谋 评)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
兰心大剧院 (2019) .豆瓣电影.2024-08-21
兰心大剧院.1905电影网.2025-08-19
Release info .IMDB.2025-08-19
兰心大剧院.时光网.2025-08-19
兰心大剧院.猫眼电影.2025-08-19
兰心大剧院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5-08-19
兰心大剧院.1905电影网.2025-08-19
《兰心大剧院》曝预告定档10月15日 压轴北影节.1905电影网.2025-08-18
娄烨巩俐新作《兰心大剧院》威尼斯首映,国内定档12月7日.澎湃新闻.2025-08-19
兰心大剧院.爱奇艺.2025-08-18
娄烨巩俐新片《兰心大剧院》入围威尼斯电影节.澎湃新闻.2025-08-19
"兰心大剧院"多伦多首映巩皇霸气依旧.时光网.2025-08-19
青年电影手册年度“华语十佳”揭晓,金扫帚奖同步颁出.百家号.2025-08-19
刚刚!第13届“中国影协杯”年度十佳电影剧作正式揭晓.今日头条.2023-03-27
《兰心大剧院》二刷才能看懂?娄烨又挑战了观众.1905电影网.2025-08-18
娄烨很任性 票房很惨淡.新浪财经.2025-08-19
《兰心大剧院》:调性很高级 叙事不达意.中国作家网.2025-08-19
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巩俐剧照曝光,题材惊悚色调黑白.www.bjnews.com.cn.2019-05-11
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巩俐剧照曝光,题材惊悚色调黑白.新京报网.2025-08-19
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入围多伦多电影节展映.新浪娱乐.2025-08-19
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宣布撤档,新档期择日公布.澎湃新闻.2025-08-19
娄烨《兰心大剧院》发布“如约而至”特别视频,定档10月15日.网易手机网.2025-08-19
一场云谲波诡的多方角力,《兰心大剧院》发布“开战版”预告.今日头条·新京报.2021-09-14
《兰心大剧院》曝娄烨导演特辑 演员素颜出镜还原影像质感 - Mtime时光网 文章详情.Mtime时光网 文章详情.2021-09-27
电影《兰心大剧院》全国30城超前观影 讲述谍战“戏中戏”.今日头条 大众日报.2021-10-15
《兰心大剧院》曝全阵容人物海报,巩俐、小田切让等角逐摩登上海.新浪网.2025-08-19
《兰心大剧院》发布终极预告 预售枪响掀大戏帷幕.Mtime时光网.2021-10-11
组图:《兰心大剧院》上海首映花絮图曝光 娄烨搂巩俐王传君合影_高清图集._新浪网.2021-10-13
娄烨&巩俐《兰心大剧院》曝终极海报.时光网.2021-10-15
《兰心大剧院》发布台版海报,定档7月22日在中国台湾上映…….新浪网.2022-06-07
组图:《兰心大剧院》上海首映 巩俐赵又廷王传君等亮相.新浪网.2021-10-12
《兰心大剧院》《第一炉香》等5部电影被列入2021年第十三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今日头条.2021-10-14
《兰心大剧院》:裂隙中的“新左翼文艺”.今日头条.2025-08-18
兰心大剧院的全部图片.豆瓣电影.2024-08-21
《兰心大剧院》:历史的“情欲化”重构及其缺陷.中青在线.2025-08-19
新浪电影.新浪微博.2025-08-19
《纽约客》年度30佳电影片单公布 《兰心大剧院》《椒麻堂会》两部华语片入围.时光网.2022-12-07
北影节开闭幕片官宣:《长津湖》《兰心大剧院》|北京电影节.新浪网.2021-09-10
《兰心大剧院》:很娄烨,很不娄烨.新京报网.2025-08-19
兰心大剧院.猫眼专业版.2025-08-19
Lan xin da ju yuan.IMDB.2025-08-19
兰心大剧院.时光网.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