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宇杰(英文名:Yujie Xiong),男,1979年7月出生,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二级教授。
1996年,熊宇杰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他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学士。2004年,熊宇杰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谢毅院士。2004至2011年,他先后在美国三所大学工作。2011年,熊宇杰辞去首席研究员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建立独立研究团队。2012年,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他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首届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5年,熊宇杰获得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2016年,熊宇杰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7年,熊宇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熊宇杰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熊宇杰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 Chem Soc Rev 开拓研究者讲座奖。2021年6月3日,熊宇杰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2024年3月,熊宇杰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7月11日,熊宇杰正式当选为欧洲科学院(EurASc)材料科学学部外籍院士(Non-EU Fellow)。2025年8月,熊宇杰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任校长。
熊宇杰主要从事仿生催化系统的智能定制研究。他已发表30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子刊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顶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51,000余次(H指数115),入选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前0.05%顶尖学者终身榜单。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9年7月,熊宇杰出生,江西吉安人。1996年,熊宇杰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他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学士;同年9月,熊宇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就读,为硕博连读生。2004年,熊宇杰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谢毅院士。
工作经历
2004年10月,熊宇杰在美国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学系工作,担任博士后。2007年8月,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2009年3月,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工作,担任首席研究员。
2011年,熊宇杰辞去美国首席研究员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立独立研究团队。2012年,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熊宇杰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4年,他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首届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5年,熊宇杰获得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
2016年,熊宇杰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7年,熊宇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熊宇杰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熊宇杰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 Chem Soc Rev 开拓研究者讲座奖。
2020年,熊宇杰担任《Chemistry of Materials》《Nanoscale》顾问编委。2021年,熊宇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6月3日,熊宇杰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2022年,熊宇杰担任《ACS Materials Letters》副主编,且担任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AAET)外籍院士(Foreign Fellow)、新加坡国家化学会(SNIC)会士(Fellow)。2023年,熊宇杰开始担任《Chemical Society Reviews》顾问编委。2024年3月,熊宇杰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7月11日,熊宇杰正式当选为欧洲科学院(EurASc)材料科学学部外籍院士(Non-EU Fellow)。2025年4月19日,熊宇杰应邀在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部学术报告会作题为《基于人工光合细胞的物质转化系统定制》的专题报告;同年8月,熊宇杰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任校长。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研究方向
熊宇杰主要从事仿生催化系统的智能定制研究。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综述
熊宇杰以“精准合成-多域表征-数据驱动”交叉研究范式,创制了表界面结构精准可控的复合/杂化材料,建立了能量转换与分子转化的耦合机制,重构能量与元素循环路径;基于光子、电子和分子的传质和传能过程强化,设计了可定制化的仿生光/电催化系统,发展了物质绿色合成、生态环境治理和地外生存技术,形成生态系统重构框架。
成果
他已发表30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子刊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顶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51,000余次(H指数115),入选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前0.05%顶尖学者终身榜单。他曾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奖、4次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Soc Rev开拓研究者讲座奖、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
主要作品
专利
参考资料:
期刊论文
参考资料:
主持项目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开设课程
参考资料:
培养成果
熊宇杰已培养20名博士后、43名博士毕业生、10名硕士毕业生和4名访问学者;其中5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1人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1人入选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计划、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熊宇杰已指导70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其中3人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熊宇杰是一位年轻教授,也是一位平和细心的导师,他才华卓尔,可称之为天下俊杰,他在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科研领域具有突出成就。(《中国科学报》 评)
熊宇杰是无机功能材料的先行者。(《中国科技财富》 评)
熊宇杰作为青年教师,他始终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理念来增强自身的自律性,以高标准严要求鞭策自己,将良好作风传递给学生。(《中国科学报》 评)
参考资料 >
熊宇杰 (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7-29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熊宇杰.安徽师范大学.2025-08-19
熊宇杰.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5-08-18
熊宇杰.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2025-08-18
安师大新任两位党委常委、副校长.百家号大皖新闻.2025-08-19
熊宇杰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2025-08-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天津工业大学.2025-08-19
熊宇杰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08-19
熊宇杰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08-19
熊宇杰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熊宇杰.2025-08-19
熊宇杰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08-19
【中国科学报】熊宇杰:“小宇宙”爆发大能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4-07-30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同志:在纳米世界尽情翱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