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梦龄
来源:互联网

郭梦龄(1795—1854年),字文与,号砚农,又号小房,山东潍县人。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癸未科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历官陕西省按察使、河南省按察使、山西省布政使,署山西巡抚。是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嫡孙。著有《自然草》。

人物简介

郭梦龄(1795—1854年),字文与,又字小房,号李耕。清道光癸未进士。山东潍县人。

人物经历

郭梦龄出身于仕宦家庭。1825年(道光五年)任直隶龙门县知县。龙门县内有土豪5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人称“五虎”。梦龄到任后,将其就地伏法,以平民愤。

1841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湖北农民起义军克崇阳县通城县,攻通山县赤壁市。时梦龄任湖北武黄同知,随从总督裕谦去蒲圻增援,收复崇阳、通城,俘首领人杰解京,因“功”受道光帝两次召见,赏戴花。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升任四川顺庆知府。该处为川北难治之地,梦龄到任后,励精图治,修补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人心。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调任兰州市道按察使。该地少数民族起事,拘捕多人,总督林则徐命其复审,梦龄认为他们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对他极为称许。

1851年(咸丰元年)升任山西省布政使,次年任山西巡抚。1853年(咸丰三年)回任布政使。八月,太平军攻占垣曲县绛县曲沃县临汾市告急。当时巡抚哈芬统兵驻泽州,司郭用宾驻长治市,省城守军不多。梦龄以平阳县为省城保障,急请巡抚派兵至平阳迎击,以阻太平军逼近省城,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

哈芬闻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省城守军前往。梦龄上书朝廷,守兵无多,势难外调。上书不久,哈芬被撤职,命梦龄暂任巡抚。他自责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区失守,请求处分,部批降级留用,后又自行检举,部批革职回乡。

1854年(咸丰四年)病卒。

1856年(咸丰六年)山西省百姓公举入祀名宦祠

参考资料 >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