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斌,男,1961年10月生,海门区,博士,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年9月16日,被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聘请为该校特聘教授,校党委书记郭永存为施斌教授颁发聘书。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3年-1998年,南京大学,副教授。
1998年-1999年,南京大学,教授。
1999年至今,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主任,南京大学光电传感工程监测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副主席,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97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数十个科研课题和项目的负责人。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和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监测与评价研究,发表论著400余篇,被SCI 、EI 检索论文100余篇次,论著引用近万次,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8项。
海外访问
2002.11-2003.9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GIEES中心合作研究,高级访问研究员(获华英基金会资助);
2001.12-2002.2,日本茨城大学合作研究,特别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
1997.9-1997.12,美国麻省大学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1996.9-1997.9,日本地质调查所合作研究,特别研究员(日本AIST资助);
1993.8-1993.10,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1992.8-1992.9,俄罗斯盐业设计院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社会活动
主要学术兼职: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副主席(负责亚洲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公路学会工程地质分会常务理事,《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防灾减灾学报》等杂志编委等。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施斌, 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工程地质学报, Vol.13, No.4, 2005, 433-436。
2.施斌, 刘志彬, 蔡奕, 超微型贯入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岩土力学, Vol. 26, No.8, 2005, pp 1211-1215。
3.施斌等, 隧道健康诊断BOTDR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技术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4(15), 2005, pp 2622-2628 )。
4.施斌等,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3(3), 2004, pp 493-499。
5.Bin Shi et al,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distributed sensors for strain measur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Tunnel project,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21 (3-4): 333-343, 2003.
6.Junqi Gao, Bin Shi, Wei Zhang, Hong Zhu, Monitoring the stress of the post-tensioning cable using fiber optic distributed strain sensor, Measurement, 39: 420-428, 2006.
7.Wei Zhang, Junqi Gao, Bin Shi, Heliang Cui, Hong Zhu, Health monitoring of rehabilitated 混凝土 bridges using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21: 411-424, 2006.
8.hi-bin Liu, Bin Shi, Hilary.I.Inyang, Yi Cai, Magnification effect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M images of expansive soils, Engineering Geology, 78, 2005, pp 89-94.
9. 施 斌,关于环境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学报,Vol.10 No.04,2002,pp 349-354.
10.施 斌等,速率过程理论在粘性土蠕变模拟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2第11期。
11.Bin Shi , Hongtao Jiang, Zhibin Liu, H.Y.Fa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Soils in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 Vol.67/1-2, 2002, pp 63-71.
12.施斌, 姜洪涛, 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分析技术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0, No.6, 2001,p864-870。
13.Shi Bin, Z.Wu, H.Inyang, J,Chen, B.Wang,"Preparation of soil specimens for SEM analysis using freeze-cut-干燥",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Springer-Verlag-Heidelberg),Vol.58, No. 1,1999 pp1-7.
14.Shi Bin, Y.Murakami, Z.Wu, J,Chen, H.Inyang, "Monitoring of internal failure evolution in soils using Computerization X-ray Tomography(CT)", Engineering Geology, Vol.54, 1999, pp321-328.
15.Shi Bin, Yutake Murakami,Wu Zhishen. “Orientation of Fine-grained Soil: Qua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Geology, 50, 59-70, 1998.
16.Shi Bin, Wang Baojun, Jiang Hongtao. “Quantitative Appraisal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mpacted Clayey Soil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41, No.11, 1996.pp 925-929.
17.Shi Bin, Li Shenglin, M.Tolkachev. “Quantitative Approach on SEM Images of Microstructure of Clay Soil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Vol.36 (8). 1995.pp 741-748.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97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数十个科研课题和项目的负责人。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和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监测与评价研究,发表论著400余篇,被SCI 、EI 检索论文100余篇次,论著引用近万次,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8项。
研究方向
· 工程地质学,环境岩土工程。
· 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滑坡整治。
· 土体结构系统研究。
· 大型基础工程分布式光纤安全监控与监测系统开发。
· 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和土工计算。
· GIS和GPS应用,数据库和管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
获得荣誉
增选院士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
南京大学施斌教授受聘我校特聘教授-地球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2020-09-26
师资队伍-施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2017-07-24
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名单发布.中新网.2022-01-27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科技人物.2020-06-06
喜报!施斌教授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08-25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