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华
来源:互联网

李正华,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湖南衡阳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人物履历

1982.08—1986.07,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

1986.08—1989.08,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9.07—1992.08,云南师范大学教师

1992.08—1995.08,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5.08—2001.12,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1997.12评为副研究员)

2001.12—2006.09,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正处级)(2002.08评为研究员)

2006.09—2016.01,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副局级)(期间:2014.01—2016.01,挂职任鸡西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6.01—,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

任免信息

2016年1月13日,鸡西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李正华同志辞去鸡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编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央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理事、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委员。

学术成就

科研成果

独著、合著《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独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2004年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方志出版社2007年再版。)、《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76——1981年的中国》(合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新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10余部,主编、参编《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1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领域思想解放的表现与特点》、《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我国宪法内容历次变动的思路、重点、特点及原因分析》、《新时期中国乡村基层建制的变化及其特点》、《论“一国两制”方针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新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与现状》、《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陈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四大突出贡献》等50余篇。

主持完成了所重点课题“建国以来国家机构改革研究”、 “新中国乡村政治建设研究”,所一般课题“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重点课题“1975—1982:历史转折研究”,云南省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重点课题“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特殊政策研究”。现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新中国成立60年基本经验研究”,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研究”、“20世纪中国的妇女运动”的1956年至1966年部分等5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成果列表

·[李正华] 我国宪法有关经济制度内容变动的表现与特点 1900/01/01

·[李正华] 陈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四大突出贡献 1900/01/01

·[李正华]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一国两制”的历史贡献 2001/12/15

·[李正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 2002/05/15

·[李正华]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辉煌成就 2002/11/15

·[李正华] 我国宪法内容历次变动的思路、重点、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2003/11/01

·[李正华] 毛泽东处理台湾问题留下的珍贵遗产 2003/12/18

·[李正华] 我国宪法内容历次变动的思路、重点、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2004/04/15

·[李正华] 实现伟大转折的1978年 2004/08/01

·[李正华] 论“一国两制”方针与国家统一大业的推进 2005/01/04

·[李正华] 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2005/02/15

·[李正华] 新时期中国乡村基层建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2006/06/12

·[李正华] 三个重要文件与新时期乡村政治的变革 2006/08/01

·[李正华] 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与老黄牛——魏宏运教授的学术之路 2006/10/01

·[李正华] 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 2006/10/01

·[李正华] 长征精神是新中国最终建立的精神动力 2006/11/02

·[李正华]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7/06/01

·[李正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 2008/01/15

·[李正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 2008/04/01

·[李正华] “八大”前后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 2008/08/09

·[李正华] 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加强中国当代史研究的针对性 2008/09/01

·[李正华] 毛泽东与中央革命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 2008/10/06

·[李正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2008/12/07

·[李正华]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2009/04/09

·[李正华] 陈云的“三农”情结 2009/07/01

·[李正华]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研究 2010/03/01

·[李正华] 陈云晚年的党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0/07/01

·[李正华] 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头七年的历史贡献 2010/10/01

·[李正华] 新中国乡村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2011/01/01

·[李正华] 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下)》第二卷(1949—1978)读后 2011/02/01

·[李正华] 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 2011/07/01

·[李正华] 邓小平“北方谈话”: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先声 2011/08/31

·[李正华] 党的三次重要历史经验的总结 2011/09/25

·[李正华] 陈云晚年的稳定观 2012/11/22

·[李正华] 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2012/11/23

·[胡苗 李正华] 朱德与新中国海防市建设 2012/11/23

·[李正华]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3/12/27

·[李正华]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014/01/15

·[李正华] 2003 年以来关于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 2014/05/14

·[李正华] 毛泽东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 2014/06/11

·[李正华]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015/02/11

参考资料 >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